食道癌的分期是比较复杂的,能够正确认识一下食道癌的分期,对于疾病的预防和治疗起到关键的作用,以下就介绍一下食道癌的六大要素:
1、了解病理类型与分期
食道癌的主要病理类型为鳞癌,约占90%,其次为腺癌,约占5%。其它的还有一些少见的病理类型,如占1%-2%的恶性程度高、生长快、预后差的未分化癌;腺棘癌和腺鳞癌;基底细胞样鳞状细胞癌。罕见的还有恶性黑色素瘤、原发于食道的肉瘤样癌、恶性淋巴瘤及平滑肌肉瘤等。
食道癌可分为早期、中期和晚期。按照国际临床病理分期,还可分为O期、I期、IIa期、IIb期、III期及IVa和IVb期,其中O期和I期即传统中的早期食道癌。2、了解食道癌的扩散及转移规律
食道癌的扩散主要是穿透食道壁侵及邻近器官。食道癌的主要转移途径是淋巴结转移,其次还有血行转移。3、了解自己的病变位置
食道起于下咽,可分为颈段、胸上段、胸中段及胸下段。颈段食道指食道入口至胸廓入口,下界距切齿约18厘米;胸上段是指胸廓入口到气管分叉水平,距上切齿约18-24厘米;胸中段指气管分叉到食道胃交界部,距上切齿25-32厘米。食道的各段都存在发生肿瘤的可能,但以中段最多,下段次之,上段最少。食道癌患者需要了解自己的病变是位于食道的什么位置,不同位置的食道癌在治疗时还是存在着一定的差别的。4、了解术前评估
要判断手术切除的可行性及选择手术方式需要术前检查和评估作为依据。有吞咽不顺和进行性吞咽困难的患者,要行上消化道造影和食道镜检查。明确诊断后,再通过腹部增强CT、腹部内镜超声检查,明确病变的部位、侵犯的深度及与周围毗邻脏器的关系,还要明确周围淋巴结的转移状况及有无远处转移,进行临床分期。
早期食道癌手术治疗效果好,肿瘤浸润深度是影响食道癌预后及切除率的决定性因素,因此对于外侵很明显或是已经侵入邻近脏器的局部晚期肿瘤,应当考虑放弃手术或是先放化疗,待肿瘤缩小后再决定是否手术切除。5、了解各段食道癌的特点及选择治疗方式的方法
(1)颈段及胸上段食道癌:发生在该部位的食道癌由于位置偏高,为了保证手术切除彻底,可能需要行部分或全喉切除。手术后会失去发音功能,影响到生活质量。尤其是年轻人会很难接受。所以选择放疗的也较多。但是随着外科技术的提高及术后康复指导的完善,全喉切除的病人通过严格的发音训练可恢复部分发音功能。一般对>4cm的肿瘤主张术前放疗或同步放、化疗,待病变缩小后再手术。少数放疗效果差或放疗后复发的病人可考虑手术治疗。
(2)胸中段食道癌。首选手术治疗,但对于病变>5cm,明显外侵的食道癌,可先行术前放疗,或同步放、化疗+手术。
(3)胸下段食道癌。由于靠近心脏,目前公认手术治疗效果较好,放疗效果差。原因在于在放疗过程中,心脏会受到照射,使心肌、心包受到损伤,导致心包积液,以致部分病人不能达到足量照射剂量而影响疗效。6、了解手术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
(1)乳糜胸
手术中损伤胸导管后可出现乳糜胸。防治措施是保守治疗即无脂肪、高糖、高蛋白饮食,胸内注射粘连剂等。对保守治疗无效者可开胸结扎胸导管。
(2)肺部并发症
包括肺炎、肺不张和呼吸衰竭等。有长期吸烟及慢支肺气肿的病人尤其容易发生。肺部并发症多在术后3~4天发生。术后因疼痛限制咳嗽排痰的患者也容易发生肺炎和肺不张。防治措施是在鼓励病人咳嗽排痰的情况下,同时应用化痰药物及抗生素预防感染,必要时行气管插管或气管镜进行吸痰。
(3)吻合口并发症
如吻合口瘘,其中胸腔内吻合口瘘死亡率较高。其发生主要与吻合张力过大、吻合器钉脱落、局部感染、吻合口血运差、患者营养不良或伴有糖尿病、贫血等因素有关。防治措施是要选好手术适应症,做好术前准备,补充营养,同时提高吻合术技巧。
(4)脓胸
单纯脓胸发生率并不高,多因术后引流不畅,积液感染引起。防治措施是术后要加强抗感染治疗,保持引流通畅。
(5)心脏并发症
包括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肌梗死、猝死。防治措施是首先术前要对伴有心脏病的患者进行全面评估,发现这些并发症后要及时给予心电监护及相应的内科治疗。
(6)其他并发症
包括膈疝、胃扭转、假膜性肠炎等,相对少见。防治措施是一旦发现这些并发症应立即采取治疗措施,否则易导致食道癌手术的失败。对于发生膈疝及胃扭转者,必要时可考虑进行二次开胸手术。
希望上述的六大特点能够帮助大家认识疾病,预防食道癌,对于食道癌能够做到早日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