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岁的杨先生前些天因剧烈的肾绞痛而昏迷,家人将其送医治疗后终于苏醒了过来。
经检查发现,原来是肾结石导致的剧烈疼痛。
杨先生和家人十分焦急:“这么严重的肾绞痛是不是很危险啊?”“医生,现在疼痛经常发作,能不能尽快做手术帮我把这个石头取出来啊?”医生却建议先服药物保守治疗,这让杨先生十分费解。
其实,手术并非是治疗肾结石的万全之策,而有时不痛的结石可能更危险。
肾绞痛缓解后不可掉以轻心对于尿石症患者来说,在肾绞痛发作时,当务之急是解除疼痛的症状。
绞痛缓解后,就应该考虑选择什么方法来治疗了。
有些患者经不住肾绞痛的折磨,迫切要求立刻进行手术治疗。
事实上,并不是所有结石都需要手术治疗,也并不是任何手术都是绝对安全,那怕是微创手术。
据统计,30%左右的输尿管结石不经任何治疗可以自行排出。
故可先选择药物治疗,不必急于手术治疗。
另有患者以为,肾绞痛缓解了,就万事大吉了。
其实,肾绞痛正是结石下移所造成的,这对尿石症来说是一件好事情。
结石如按兵不动,疼痛虽不明显,但这种停留在原位、与您“和平共处”的结石,恰恰是造成肾积水、肾积脓、最后导致肾功能完全丧失的祸根。
从这个意义上说,不痛的结石危害性更大。
是否考虑采取 ,取决于肾功能是否收到威胁。
有的结石虽然很小,却造成严重的梗阻,甚至造成肾积水、肾积脓、肾功能损害,一旦肾功能受到威胁,就应考虑选择手术治疗。
而另一些结石虽然很大,但只要没有造成尿流的梗阻(如肾盏憩室内的结石),就不必急于动手术。
肾结石五大成因也有不少尿石症患者,平时不痛不痒,对突然到来的肾结石感到一头雾水,他们很想弄清楚这肾结石究竟是怎么形成的?与肾结石形成有关的因素主要有:尿液的过饱和状态 当尿液的浓度超过结晶物质的饱和度时,就会出现一些微小的晶体。
这些雏晶慢慢生长并聚集在一起,如黏附在黏膜和上皮上,就会逐渐生长成为结石。
肾脏的局部病变 主要有肾乳头的钙化斑块等,它们会成为肾结石的起始部位。
尿液中的抑制剂 正常人尿液中有一些抑制剂,能阻止结晶的形成。
如果缺乏抑制剂,晶体就容易被析出并发展为结石。
尿液中的基质 基质如同水泥一样,将结晶粘合在一起形成结石。
尿液中的促进剂 尿液中还有对结石形成起促进作用的物质,如晶体本身、TH蛋白、细菌、异物等。
结石取得再干净,病因不除也要复发必须要指出的是,现在临床上对尿石症的治疗,无论是手术还是口服药物,都是“治标不治本”的,即使手术做得再好,结石取得再干净,如果不去除病因,结石的复发是迟早的事。
指望结石取出或排出后就一了百了了,那只是幻想!因此,对尿石症的预防工作十分重要。
对一般的尿石症患者来说,可以采取以下措施预防结石的复发:获取尿石标本,送医院做成分分析,针对尿石的成分制订有效的预防措施,包括改变饮食习惯等,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多饮水。
多饮水是最简便有效的防石方法。
增加50%的尿量可以使尿石的发病率下降86%。
应保持尿液的颜色清亮,量出为入,尽可能均匀地饮水。
尤其餐后3小时是钙排泄的高峰,更要保持足够的尿量。
对反复出现肾结石的患者,应同时治疗导致结石形成的原发疾病,如尿路梗阻、尿路感染、代谢性疾病等疾病。
对肾内有诸多微小结石的人,更应该关注其发展趋势,定期复查,以及时发现复发的结石并及时治疗。
作者 何家扬复旦大学附属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泌尿外科主任医师、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