噎膈早期病理变化在于气,往往由于情志不遂,抑郁伤肝,肝失调达,气结不行,食管梗阻,一般用疏肝理气解郁之法。常用药如醋炒柴胡、郁金、苏梗、青陈皮、川楝子、佛手花、枳壳、金果榄、绿萼梅、合欢花、白芍、木香等。有些病人也可兼有痰凝,或气郁化火,治疗上应当灵活机动。
中期主要是由肝气抑郁不达,久则气郁化火,灼津炼液成痰,以致痰气搏结,阻塞气机,血行不畅。证型以气滞痰瘀为最多见。治疗主要以理气化痰祛瘀为法。常用药物如桃仁、红花、五灵脂、没药、三棱、莪术、穿山甲、郁金、生大黄、瓦楞子、当归、莱菔子、枳实等。在治疗痰气郁结证时,首先应考虑正气的盛衰,若攻之太过,则瘀血未去而正气随之戕伤,故宜采用攻补兼施之法。气虚者加党参,大便干结难解者,加韭菜汁、杏仁、瓜萎仁等,如见有出血,加参三七行瘀止血。
本病进入晚期阶段,往往正气衰败,形体消瘦,或为阴液大伤而转化为阴虚阳结症;或命门火衰,火不暖土,转化为脾肾阳衰证。阴虚阳结症,治法宜甘寒濡润,常用药如麦门冬、沙参、石斛、白芍、橘皮、竹茹、天花粉、生地黄、炙甘草等。如口干甚者,加梨汁、藕汁、人乳、芦根汁、甘蔗汁等。大便燥结者加桃仁、杏仁、火麻仁、何首乌。脾肾阳衰证,治法以益气温阳为主,常用药物如附子、于姜、党参、白术、肉桂、炙甘草、益智仁、诃子肉等。如有呃逆加丁香、柿蒂,大便泄泻用荷叶包赤石脂人煎,若阴伤及阳者,可用桂附八味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