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确的tnm分期,包括原发灶浸润深度和k度,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等,这对制定食管癌最佳治疗策略至关重要。
ct在判断食管癌肿瘤浸润深度l不够可靠,尽管通过食管旁脂肪和正常组织浸润ct可以准确诊断t4肿瘤,却不能准确地确定食管癌病变的长度。
近几年,临床上发现正电子成像(positronemissiontomograph.pet)所显示的功能代谢变化早于解剖结构变化,因而可能较灵敏,有不少学者尝试用pet诊断食管癌原发灶的研究。kato总结了2004年以前相关报道,发现pet对食管癌原发灶的榆出率达69%loo%[1]l。
有些研究则报道所有食管癌病例在原发灶都有fdc;异常摄取,平均检出率可达90%以上[2.3]。pet町检出原发灶浸润至tlb以上的食管癌(如肿瘤转移粘膜下层),却不能发现t.。或tla肿瘤(如肿瘤转移粘膜肌层),由此造成假阴性。这提示pet的空问分辨率有限,且不能确定食管壁和食管旁组织,因而对局限于粘膜层的食管癌,不能体现出pet诊断肿瘤浸润深度的价值[3]。
18frx;pet/ct具有pet和ct两种功能,既能反映组织细胞代谢,较早发现病灶,又能以ct信息对pet所发现的病灶准确定位,两者互补,理论上可使诊断准确性明显提高,还能提供肿瘤准确的部位、大小及与周围正常组织和器官的解剖关系,在选择治疗方法、拟订治疗方案中起重要作用。
张建东[4]对48例食管癌患者行同期18fdgpet/ct和ct检查,21例有远处转移不能手术或无远处转移有手术切除适应证,因为合并其他疾病不能手术切除、拒绝手术或经随访3~6个月证实。余下27例行根治性食管痛切除淋巴结清扫手术并病理证实。18ffdgpet/ct探测到所有的原发肿瘤,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均为]oo%。
frxj标准摄取值(standarduptakevalue,suv)与性别(po.853)、原发肿瘤位置(po.558)无明显相关性。suv与肿瘤浸润深度的关系表现为:suv在t2与t3之间无明显相关性(p一0.28);tz、t3与t4之间有明显相关性(po.012);tz与t4之间有明显相关性(po.024),suv随着肿瘤浸润深度的增加而增加。suv与是否有区域淋岜结转移呈明显相关(po.008),表现为有区域淋巴结转移的患者suv明显升高。
suv与肿瘤病理分级的关系表现为,低分化与中分化有明显相关性(po.016),中分化与高分化的关系无相关性(po,9io),低分化与高分化之间有明显相关性(p0.032),分化越差suv增加越大。suv与肿瘤最大长径(cm)之问存在正相关关系(r.492,p.002)。由此可见,pet/ct不仅较准确地探测食管癌原发灶浸润的深度和长度,还为判断预后及指导治疗决策提供了重要信息。
现有术前检测食管痛淋巴结转移的解剖学影像主要是依据ct和腔内超声(eus)。ct主要依据淋巴结短径是否10mm来评价良恶性。但肿大淋巴结不一定是转移所致,而转移淋巴结也不一定体积都增大,故正常和转移淋巴结的大小范围存在交叉。据以往报道显示,ct诊断食管癌淋巴结转移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的变动范围比较大,分别是11%%,140/%和45%%。
eus诊断食管癌淋巴结转移的灵敏度为31%81%,特异度67%%.准确度580/_8i%[3,5]。应用eus来判断淋巴结是否存在转移需要满足以下条件中两个及以上:边界清、圆形、不均质低回声、大于10mm。但这些大都是主观标准,易出现诊断误差。更有报道1/3的食管痛患者因探头无法通过狭窄处而不可能进行完整的肿瘤分期,使其在诊断食管癌淋巴结转移中受到限制[6]。
fus引导下细针吸取活检(eusfna)的出现大大改变了eus在淋巴结分期中的地位,这一技术可提供瘤旁和腹腔淋巴结转移的细胞学验证。但目前认为这项技术应用有限,不可作为食管癌的一线评价技术,只有在ct或pet/ct例j性时才考虑[7。
作为一种功能成像技术,i8ffdgpet不仅无创,且能提供与ct性质迥异的信息,它小是单看肿瘤大小,而是通过测定组织代谢变化来对传统解剖学影像技术起互补作fll。但关于pet在检测淋巴结转移中的作用,目前尚存争议。
在2004年关于fdgpet用于食管癌分期的meta分析中,包括12个符合人选条件的研究,进行区域淋巴结分期(ni)分析的病例共计421个,总的合并灵敏度为51%(95%c1,34%%),合并特异庋为84%(95%ci,76%%),阳陀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是60%和46%。
分析还指出,pet检测区域淋巴结转移的灵敏度和特异度都不高,原凶在于:原发灶里fdg摄取分布不均匀,原发灶fdg积聚掩盖了邻近阳性淋巴结蛆及慢性炎症造成的假阳性结果。
与t分期相似,pet/ct的解剖一功能精确融合图像,同样也在诊断食管癌淋巴结转移上占据了重要的地位。表总结了现有的报道pet/ct诊断食管癌淋巴结转移的准确度的文献,并以术后病理为参照,将pe'r/ct与pet或ct进行比较。总的来说,pet/ct诊断食管癌淋巴结转移的灵敏度为83.32h.5%,特异度为62.5%93.7%,准确度为86.7%.8%,在灵敏度、准确度上较pet和ct都更胜筹。
被诊断有远处转移的患者,将失去手术和根治性放疗的指征,故m分期对食管癌患者意义重大。在诊断食管痛远处转移上,pet的准确度中位值为69%(范围35%%),而特异度中位值为93%(范围87%%)[。
pet在诊断?期疾病上的准确度较ct+eus高(82%比64%,po.004),主要因为灵敏度较高(74%比47%)。pet准确地使15%的患者由mo升期至mi,使7%的患者由m1降期至mf)[10]。但pet通常很难定位在横膈附近的淋巴结转移,若阳性淋巴结位于横膈上则是mi,而若位于横膈下只是n1。由于空间分辨率不高,直径小于1cm的远处转移灶町造成pet假阴性【1l】。
有研究发现,对远处器官和淋巴结的诊断,18ffdgpet/ct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94.440/、83.33%和91.66%,ct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42.10%、66.6%和48%,在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方面pet/ct比ct有优越性,但是敏感性和准确性方面有显著性差异(po.001,p=o.001)[4]。pet/ct改善?期疾病的诊断,提高肿瘤分期敏感性,但18fdg不是肿瘤特异性示踪剂,假阳性可出现在fdg高摄取的良性灶中,故对可疑的阳性灶仍需要病理证实,以免误升期[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