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食道癌最好的医院谈视力保护问题必须提上健康日程,6月6日是“全国爱眼日”。专家指出,沉迷于电子产品用眼时间过长、不正确的读写姿势等原因导致青少年近视发生率居高不下,其视力保护问题必须提上健康日程。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视光学组副组长、中南大学爱尔眼科学院博士生导师杨智宽教授说,近年来,青少年中超过600度的高度近视增多。除不合理使用电子产品等不良用眼习惯外,在近视发生初期没有采取科学的防控手段,使得青少年近视患者度数增加的情况常见。专家认为,造成青少年视力问题的原因有很多种,包括真性近视、假性近视、斜弱视、视功能障碍等,针对不同的成因所采取的科学防控手段也有着诸多差别。错误的干预手段不但不能对青少年的视力问题有所帮助,甚至可能发生度数猛增等更严重的情况。杨智宽建议,教育部门要切实考虑为孩子减负问题,家长在督促孩子形成良好用眼习惯的同时,还应该定期带孩子去正规医院检查,及时掌握孩子视力变化情况,并量身打造矫治方据《国民视觉健康》研究显示,2012年中国5岁以上总人口中,屈光不正的患病人数在5亿左右,其中超过90%以上的屈光不正是近视,约4.5亿。若没有有效的政策干预,到2020年,中国5岁以上人口的近视患病率将增长到51%左右,患病人口将达7亿。
《国民视觉健康》研究项目的发起人、北京大学中国健康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李玲表示,中国面临着比西方国家更为严重的视觉健康危机。一方面,中国青少年近视患病率居高不下,不仅影响当代,也危害未来国民健康素质,将对国家社会、经济甚至国家安全,都产生重大影响;另一方面,在人口老龄化的背景下,各类老年性视力缺陷患病年龄提前,给个人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
日益严峻的视觉健康形势,不仅会带来直接的医疗成本和社会保障负担,也会造成行为能力丧失进而影响劳动能力和生命质量。据《国民视觉健康》估计,2012年,各类视力缺陷导致的社会经济成本约6800多亿元人民币,占当年GDP(国内生产总值)的1.3%。
“近年来屈光不正和老视等视光类别的眼疾已经成为影响视觉健康的主要威胁。但无论是公共教育、预防保健、医疗服务提供与医疗保障,还是视光产品相关的行业监管等方面,与保障全民视觉健康的客观需求相差甚远,视觉健康政策亟待调整。”李玲建议,应从“整体视觉健康”这一理念出发,围绕“健康融入一切政策”的原则,从决策、规划、操作和配套落实这四个层面入手,构建中国视觉健康公共政策体系。
通过以上内容的介绍,相信能对大家有一定的帮助,如还想了解更多的有关健康的知识,还请继续关注本站的内容,大家发现身体有不适症状及时到正规大医院进行确诊,定期到医院体检,祝您身体健康!